新闻网讯 在推进“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发掘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民族历史中的优质思政教学资源,打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历史学“课程思政”体系,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新学期的各门课程只能采取线上教学形式。学院在部署相关工作时,专门组织教师结合当前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背景,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在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教学中有机融入历史上有关疫病传播及卫生防疫问题的讲授,为学生科学应对新冠疫情,准确把握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理性反思疫情暴露的短板和不足,以及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发挥史学独特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
《中国现代史》是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周海建老师开设的一门通史类必修课。有鉴于这次新冠疫情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周老师在《史学写作的技艺与规范》专题讲授中,特别要求同学们结合疫情期间的见闻感受,进行一次以“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为主题的学术写作练习。在这次学术写作中,同学们或以地域为中心,描述了北平、重庆、贵州、山西、上海、哈尔滨等地在民国时期的卫生防疫史;或以社会群体、专业机构为中心,聚焦了中医、红十字会、北平协和医院等的抗疫活动;还有的对中医理论、疫苗研制、港口防疫、水资源管理和中央苏区的卫生防疫等相关问题做了专题考察,体现出对于时政问题的学术思考能力。
在这门课上,2018级历史学基地班熊航同学的习作《从中小学教科书看民国时期青少年的疫病防治》以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指出将现代疫病防治内容编入教科书,反映了医疗卫生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对当今医患关系的处理也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陈雨萌同学参阅了皮国立著《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基础上,勾勒了民国时期西学东渐背景下“细菌”知识给中医理论带来的积极变化,并由此进一步重点关注了传统中医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特殊作用。
中国民族史教研室魏建东老师开设的《藏族史》是一门专业选修课。魏老师首先对西藏史上医学、传染病防治进行了介绍,而后向同学们推荐了由克里斯托夫·贝克威斯写作,端智、宗喀·漾正冈布译注、校订的《公元七八世纪希腊医学传入吐蕃考》、陈庆英、王晓晶发表的《六世班禅东行随从种痘考》与由亚历克斯·麦凯(Alex McKay)写作的《“上佳之法”——西藏对抗天花的斗争,1904-47》三篇关于西藏医学、传染病史的文章,带领同学们梳理了西藏医学的源流与抗疫经验,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学院边疆民族史教学的特色和优势。
完成了课上学习后,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蒙古族同学额震了解到,吐蕃时期西藏医学技术已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赞普赤松德赞和松赞干布在位时期,都曾经延请希腊医生担任御医,这些御医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对早期藏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来自日喀则的边巴卓玛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历史上藏族有着吸纳多方面医疗技术的经验,例如引入古希腊的医疗手段,学习中原王朝以接痘的方式预防天花。她说:“世界各地的人们应当以史为鉴,通过医学技术的交流共享,携手抗疫。”
这一课程安排,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本民族、本地区医疗卫生史的研究热情,为未来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以及大创项目选题,启迪了思路。
《跨境民族概论》是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的一门必修课程,任课教师严赛特别增设了“跨境民族历史上的疾病灾荒与应对”师生研讨。通过讲解《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朝鲜族简史》《赫哲族简史》《鄂温克族简史》等涉及中国古代历史上跨境民族防疫治灾的内容,大家增进了对疫病跨境、跨族群传播的历史认知。同学们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参与讨论,探讨蒙古族、壮族、赫哲族、傣族、鄂温克族、傈僳族、朝鲜族等跨境民族在历史上对重大疾病、灾荒事件的应对,加深了对于当下各项抗疫举措的体悟。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日古纳在讨论中提到,由于北方草原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蒙古族深受疫病灾荒的毒害,因此会采取隔离的手段来防病,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通过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的方法也普及开来。来自云南的壮族同学廖钰了解到,壮族先民越人生活在华南一带,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瘴雾弥漫, “瘴气”与“疟疾”有着密切联系,面对这种疾病,越人有很多应对方法,常常内服姜葱汤,或用姜汤进行泡浴,在房中焚烧艾草、苍术等草药用来除湿避瘴、辟秽解毒。
《美国史》既是历史文化学院17级基地班的专业选修课,又是面向全校其他院系学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在课堂上,世界史教研室的胡晔老师导读了美国学者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中的“牲畜的致命礼物”,启发同学们从全球史视角把握和分析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流行之势。胡晔老师提示,瘟疫史学家发现旧大陆带去新大陆的很多动物身上的病毒,感染了印第安人,导致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死于瘟疫的印第安人口远大于殖民者屠杀的人口,这就是旧大陆带给新大陆的“致命礼物”。
本节教学引发了同学们有关人类与瘟疫、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2017级基地班的高梦源同学认为,当西欧人来到新大陆并带来欧洲疫病时,随着新的移民者涌入,带来了更大规模的病毒。疫情成为了改变世界生物体系、文化格局的重要推动力。胡婉灵同学从病毒传播途径的角度分析,历史上几乎所有大规模致命传染病都是人从动物处继承而来的,不应低估病毒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应当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张泽鲲同学通过学习明确了“动物染人”这一传染病路径的原理,并倡导对破坏生态平衡、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说“不”。
胡晔老师说,此前每学期的《美国史》课程也都要讲授涉及瘟疫史的内容,但往年同学们的反馈并不热烈,而且也少有同学真正对此问题感兴趣。但今年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跟现实的密切联系,同学们对瘟疫史的兴趣明显高于以往。
由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廖靖靖老师主讲的《书香民大:鉴往知来·中国史论著阅读》课程是面对全校学生开放的公选课,体现了历史学专业融入和服务全校思政教育大格局的努力。课程精心设置了与疫情相关的教学内容,在第一课上,梳理了中国古代史上的疾病与医疗知识,探讨历史上的疾病和医疗史的独特地位。该课程授课形式多样,学院微信公众号会定期推送相关导读视频,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阅读与研讨,效果良好。
廖老师表示,疫情牵动着同学们的心,关于中国古代史中的疾病和医疗的书目推荐和课程受到了很多非历史专业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二十余位来自民族学与社会学、哲学与宗教学、音乐、文学等学院的同学选择精读了于赓哲先生《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一书,并跟随老师每三天打卡一次,深入学习医疗史和疾病史的知识,从而客观、理性地认识世界上的流行性传染病及其应对。本次教学初步实现了疫情期间“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模式之转变。
2019年,历史文化学院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确定的“深入发掘历史学思政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历史学课程思政建设”获批威尼斯官方入口优秀支部目标。此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得益于教工党支部的统筹策划和积极推动。今后,历史文化学院将继续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努力提升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切实发挥历史类“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